去年,起亞甩出了一記不大不小的“驚喜”,宣布K4亮相。這事當時還挺讓人意外的,畢竟大家都在說掀背車不行了,SUV當道,誰還要掀背?可起亞偏偏不信這個邪,扭頭就把這輛K4掀背車拉進了紐約國際車展的展臺,實打實地告訴全世界:“它,真的來了。”起亞這一波操作,多少帶著點“逆風翻盤”的味道。它瞄準的對手都不是省油的燈——思域、馬自達3、卡羅拉,甚至連謳歌都算上了。這么一看,K4掀背的底氣,還真不是空穴來風。

單從外形上說,這車確實有點小心思。首先,懸浮式車頂直接拉滿設計感,后門把手藏在了C柱上,第一眼看去,真有人會以為這是一輛兩門車。再往后看,那條緩緩收緊的車頂線條,不光是為了好看——它換來的是官方吹得天花亂墜的“同級最佳后排頭部空間”。別管這話聽著多虛,真坐進去,你會發現,后排腦袋上那點空間,確實比想象的寬松。腿部空間呢,起亞也自信地拍著胸脯說,完勝同級對手。至于后備箱嘛,22.2立方英尺,算得上“還行”——但對比思域的24.8立方英尺,還是差了那么一口氣。另外,別看它掀背,車長比轎車版短了整整11英寸,靈活性自然也上了一個臺階。

動力部分,起亞沒搞花活,還是跟轎車版的套路一樣,給了兩套方案:一個是老實巴交的2.0升自然吸氣四缸,147馬力,配無級變速箱,屬于日常通勤好搭子;另一個是稍微有點脾氣的1.6升渦輪增壓四缸,190馬力,搭配八速自動變速箱,掛上“GT-Line Turbo”名號,顯然是奔著年輕人那口小激情去的。車的調性,尤其是GT-Line版本,也沒藏著掖著。運動懸架、18英寸輪轂,再加上一些賽車范兒的裝飾細節,直接擺明了態度:你想要的是一臺看著運動、開著也不無聊的掀背,它全都給你。

而在內飾這塊,起亞繼續用轎車版的那套熟面孔:雙12.3英寸的連屏布局,儀表盤和中控屏一個都不少。至于安全配置,也是起亞一直舍得下本的地方——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通通標配。想要更高級點的“半自動駕駛”,GT-Line Turbo還能選配起亞家的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系統。對起亞來說,K4掀背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要承擔品牌的“新鮮感任務”,也得替消費者解決“實用性焦慮”。看樣子,起亞這次是打算兩頭通吃:既不想失去年輕人,也不想放棄家用市場。

所以,這事得看市場怎么回應了。掀背車到底還有沒有春天,恐怕不是廠商說了算,最終還得靠消費者用錢包投票。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這個SUV滿街跑的時代,敢逆流而上的掀背,起碼值得一個掌聲。至于銷量,咱們等年底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