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限量”與“文化”掛鉤,奢華這件事就有了新的表達方式。
4月初,賓利中國正式發布兩款特別車型:賓利飛馳錦鯉版與賓利添越錦鯉版,由品牌旗下的MULLINER高級定制部門打造,全球限量僅8臺。相比常規的“配色+銘牌”紀念版,這一次賓利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錦鯉”元素徹底嵌入了設計之中。
從金色刺繡到定制波紋,從門板圖騰到門檻銘牌,每一個細節都透出兩個關鍵詞:好運與身份。而在4.0T V8動力的加持下,這兩款車又依然保持了賓利一貫的性能標準。
是“夢中情車”?還是“為老板量身打造的文化藏品”?這波限量操作,值得細看。
說起錦鯉,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好運”“吉祥”“財富滾滾來”,這正好踩中了賓利高凈值客戶群體最看重的情緒價值。
賓利飛馳錦鯉版在外觀上并未做大刀闊斧的變動,依然是熟悉的大尺寸鍍鉻中網+經典圓形大燈組合,配合動感的腰線與低趴姿態,依舊優雅有力量。但細節才是關鍵,車身側面配有專屬“錦鯉”銘牌,標明身份的同時,也為整車增添一抹東方意象。
內飾部分更值得玩味。飛馳錦鯉版采用淺米色真皮座椅,橙色包邊與金色菱形縫線搭配,靠背上繡著金色錦鯉圖案,溫和卻不失貴氣。副駕面板則點綴以波浪形木紋,寓意水生好運。車門板也同步印上錦鯉紋樣,整體視覺像是在車內養了一池好運——奢華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體現在一針一線中。
動力方面,飛馳錦鯉版延續現款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輸出550馬力、770牛·米峰值扭矩,匹配8AT變速箱與四驅系統,豪華之上還有速度作為底層實力支撐。
而另一款——賓利添越錦鯉版,則用SUV的方式,詮釋了“低調的華麗”。
這款車的外觀同樣保留了原版添越的設計語言,大面積鍍鉻飾條、層次豐富的前臉、硬朗的車身比例,依然是那個“既能去山野,也能進會所”的全能選手。而后翼子板處的錦鯉銘牌,與飛馳形成呼應。
內飾則更偏東方寫意:同為淺米色真皮,但包邊改為了“錦鯉藍”,視覺上更清冷、克制;金色刺繡與波浪面板依舊是靈魂元素,門檻銘牌繼續強調限量身份。這種設計,既不張揚,也不流俗。
在動力上,添越錦鯉版也搭載4.0T V8,0-100km/h加速僅需4.6秒,極速可達290km/h——這是一臺真正可以開著去西藏,也能穿著西裝下車的車。
兩款車雖然基礎平臺沒變,但通過極致定制與文化加持,賓利完成了一次“豪華再上臺階”的轉身。尤其是這波文化融合,明顯比過往單純的紀念配色高了幾個段位。
但問題也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把錦鯉搬進豪車內飾,這到底是在表達文化自信,還是在迎合“討彩頭”的心理?
在MULLINER的語境里,定制本就是身份的延伸。但如今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越來越頻繁地使用“限定元素”“民俗圖騰”來打造營銷話題,是否會逐漸模糊掉設計與文化之間應有的界限?
更何況,飛馳和添越錦鯉版在動力、底盤、智能層面幾乎沒有任何技術革新,真正變化的只有外觀與內飾符號。你可以說它是一種極致品味的表達,也可以說是一種“形式大于功能”的文化消費。
而限量8臺的設置,雖然從品牌調性上合情合理,但也不免讓人質疑:這到底是在打造珍稀工藝品,還是在制造焦慮和稀缺?
有人會為錦鯉金線買單,有人卻只看性能參數和價格權重。
這正是賓利此類限量車型最吊詭之處:它并不打算取悅所有人,而只是向那**極少數“在座的老板”**發出邀請。
但一個問題還得問出來:如果豪華的定義越來越依賴外在圖案堆砌,那它的靈魂,還能穩穩立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