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上月新建商品房價格上漲的城市回到24個,和今年1月水平持平,比2月增加了6個;二手房住宅上漲城市達到10個,比上月多了7個。
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表明,至少在今年3月,多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出現復蘇表現。
新建商品房部分,上海以0.7%的環比漲幅領跑全國,杭州、成都分別以0.5%的環比漲幅位居其后,在全國房價城市中都頗為搶眼。
一線城市中除上海之外,深圳新房房價也有0.1%的同比漲幅,但北京和廣州分別出現0.2%和0.1%的同比下降,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平均環比漲幅為0.1%。
二手房價格部分,杭州表現尤為搶眼,不但漲幅領跑全國,并且1%的環比漲幅,也是近年來市場罕見的高位水平。同比價格部分雖然仍有2.8%的降幅,但市場回補表現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已屬前列,僅次于北京、上海兩地。
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二手房環比價格同樣上漲,環比漲幅分別達到0.5%、0.4%和0.3%,僅有廣州環比仍有0.2%的降幅,一線城市二手房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平均達到0.2%,較上月0.1%的降幅有扭轉態勢。
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雖仍有下滑,但均有收窄表現。其中二線城市環比下降0.2%,降幅較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個百分點。
房價同比方面,少數城市出現難得的同比上漲,其中上海新房價格同比漲幅達到5.7%,太原也達到1%。國家統計局表示,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同比降幅,均呈現收窄。
與此同時,今年發布的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顯示,今年1-3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約為2.18億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降幅較1-2月收窄2.1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約為2.08萬億元,下降2.1%,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3月各線城市房價變化均有好轉,從這個角度看,房價調控效應在顯現,沒有出現3月份房地產市場走軟情況。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在調整階段,房地產需求在釋放,中國消費結構還處在升級過程中,城鎮化還沒完成,市場對于好房子需求空間還比較大。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從數據來看,二手房是今年“小陽春”的最大受益者:“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監測的重點城市數據顯示,2025年1-3月,二手房成交占比達6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7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占比達70.5%,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則分別為63.1%、61.8%。”
他認為,3月房價數據反映了樓市在政策托底下的結構性復蘇,驗證了”政策底”向”市場底"傳導的實際效果。
不過這一熱度是否能持續,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張波表示,從58安居客領先指數來看,市場熱度從2025年3月下降,百城二手房找房熱度指數同比下跌7.2%,其中一線城市下跌4.3%,新一線城市下跌6.5%,二線城市下跌7.1%;三四線城市下跌7.7%、4.3%:“如果后續沒有政策落地,4月市場量價表現可能會弱于3月,這一信號值得關注。”
他認為,供需關系的根本性改善仍需時間,城市間分化仍是長期主題,后續需關注政策落實效果與經濟環境聯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