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五菱工廠,你會顛覆對汽車制造的認知:AGV小車穿梭在島式工位間,機械臂以毫米級精度焊接車身,5分鐘切換車型生產——這正是五菱獨創的"柔性島智造模式"。這種模塊化生產體系,讓五菱工廠效率提升30%,爆款車型切換周期縮短至行業1/3。
支撐爆款制造的,是五菱"天·靈·神"技術體系。天輿架構打造出軍工級車身,經歷百萬公里路試驗證;靈眸智駕讓星光S實現L2+級自動駕駛,新手也能從容應對復雜路況;神煉電池通過針刺、擠壓等40項極限測試,成就新能源車"零自燃"神話。在柳州新能源汽車實驗室里,工程師們正將續航做到800km+,充電10分鐘補能300km。
從五菱宏光MINI EV到星光插混,五菱用"技術普惠"改寫市場規則:通過自建電池、電驅、智駕等五大百億產業集群,將插混轎車價格打至10萬級,純電小車續航做到300km僅售5萬元。這種"既要極致性價比,又要尖端技術"的底氣,源于其全產業鏈自主掌控能力。當友商還在為供應鏈煩惱時,五菱已實現核心部件100%自研自產。
如今五菱全球用戶突破2800萬,每2分鐘就有一臺新能源車下線。從微面之王到智電先鋒,這家扎根柳州的車企正用"硬核技術+柔性智造"的組合拳,持續書寫國民神車的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