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是落后技術?如果是的話,為啥很多中高價位車型,都在用增程動力?理想汽車是增程動力的最大推廣力量。如今,從早期的理想ONE開始,到如今的理想L6、L7、L8、L9,都成為當下的熱門車型,都有增程式動力。其中,后來者理想L6,也以24.98萬元-27.98萬元的售價區間,成為理想旗下的頂梁柱車型。能月銷1.7萬臺,必須得有核心競爭力才行!但深入的了解它,總繞不過去增程動力這個選項!

當初理想ONE剛用增程動力的時候,有海外汽車品牌方嘲諷:增程式動力,是一個落后的技術!其實,這話不是絕對的錯誤。從動力結構和動力系統的綜合素質看,增程式動力就是一個發動機發電、去充電或者驅動車型前進的流程。是一個“小蔥拌豆腐”,極為明明白白的結構。這時,不得不提同期的混動技術,也就是當下插混技術。當下的插混技術,可以把發動機、發電機同軸電機P2、旁路電機P2.5等等,加上3DHT等傳動系統,讓車輛在每個車速階段,都能獲得均衡的動力輸出和燃油經濟性,這是增程式動力遠遠不能比的。

但是,一件工業產品,得符合市場需求!這個階段里,大家對市場的需求,是需要一臺純電續航更長、結構更簡單從而更低的故障率,以及可油可電的車型。在這種情況下,理想等車型采用門檻更低的增程式動力,也是正常的。

這里回到理想L6,再售兩款車型,標配前后雙電機,前置電機最大功率130千瓦、扭矩220牛.米。后置電機170千瓦、扭矩309牛.米,帶來了5.4秒的零百加速時間!24萬多,給前后驅動、性能夠強、還有CLTC工況下212公里的續航,這不香嗎?對比之下,一款當下最熱門的插混動力,再結合3DHT,成本會明顯提升,這個價格很難夠用。所以,別糾結插混技術強還是增程更實用,適合自己就行!

當然,動力對于理想L6而言,并不是太大的賣點!別家也有。最能抓住用戶的心的地方,才是理想L6的競爭力!但反過來講,在研究用戶心理這方面,并不是一個多大的門檻,能持續拿出核心競爭力才行!而核心競爭力方面,鴻蒙智行當下表現的更強。所以,在各家都在投入產出核心競爭力的時候,理想汽車將會面對更多強大的對手!

理想L6的產品,無疑也滿足了很多用戶的心理需求!咱們中國的消費者,在選車時最大的需求,一個字可以表達:“大”!大尺寸、大空間的車型,只要沒有明顯的缺陷,都會有不錯的市場接受度,而中國的汽車產品,確實也越做越大。理想L6雖然是自家的小弟,但尺寸卻沒有比幾位大哥小了多少。車長4925毫米、軸距2920毫米;和L7、L8相比,從車身比例看,車高有所拉低,讓它擁有更強的運動感,更符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也稍微脫離,自家其他車型“奶爸車”的定位。

另外的亮點,就屬理想的“冰箱、沙發、大彩電”了。這三個詞,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貶義詞。但咱認為,能給駕乘人員提供優質服務的,都是好配置。中控臺,標配15.7英寸的中控大屏,雖然別家也有,但能達到這個顯眼的尺寸、并同時給了15.7英寸副駕屏的,還是比較少的!雖然這種布局已經常見,但結合方向盤的4.82英寸的液晶屏,這套特殊的組合,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一款理想的車型。但好笑的是,理想汽車把這套方案利用個極致,幾款車型的中控太過相似,不是熟悉的沒法分清楚誰是誰。在這方面,一些喜歡挑刺的吃瓜群眾,會噴這些車有些“技窮”!

當然,雖然“同質化”嚴重,但理想L6的智能座艙表現還是優秀的!首先,兩塊足夠大的屏幕,先不提“內在”有多少,但總能讓人感受到足夠的科技感,在這方面,還真的有“先敬衣冠、后敬人”的感覺。也就是說,咱們先不了解它的智能座艙具體實力如何,單單從這幾塊屏,就能意會到,科技感不錯!但這里得澄清一點,理想L6的智能座艙芯片采用的是驍龍8295P,語音控制功能性拉滿,并支持聲紋識別和手勢控制!加上理想汽車在智能座艙系統,多年的磨合,當然處在第一梯隊。

智駕輔助系統,理想L6在售兩款車型,低配用的是地平線征程5、前方單目感知攝像頭加上12只超聲波雷達等的“組合式駕駛輔助系統”,功能上支持高速路段的輔助駕駛功能。高配車型,和大哥們一樣,也不再像當初硬剛純視覺方案,如今都采用了激光雷達。高配車型駕駛輔助芯片也升級至2顆英偉達Orin-X,芯片算力達到了508TOPS,前方感知攝像頭升級為雙目,總攝像頭數量也多出一個,加上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在硬件上處于當下一線的水平。至于實際的駕駛輔助的表現上,也是當下僅次于鴻蒙智行的駕駛輔助系統了!當然支持城市路況的駕駛輔助。而如今,這套AD Max駕駛輔助功能,在關門泊入、停車偏移、以及代客泊車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