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大中華區CEO高翔回應最近兩部委智駕規范化的規定時稱,恪守安全是寶馬的底線,智駕安全絕非是說說而已。
對寶馬而言,安全與可靠絕非說說而已。
高翔表示,汽車最核心的要素——如操控性與穩定性始終不可忽視。對于大馬力車型或搭載駕駛輔助功能的車輛,建議駕駛者在用車前充分了解車輛性能邊界與安全控制方法。
高翔談到,中國合作伙伴常疑惑為何寶馬在技術集成時推進速度較“慢”——這實際上源于寶馬對安全底線的堅持。寶馬不是慢,而是花大量時間進行技術驗證和極限測試。任何可能分散駕駛員注意力或影響車內安全的設計,寶馬都會反復驗證測試,確保萬無一失。“欲速則不達”,或許有時候,寶馬不是最快落地的企業,但必須保證正確性與安全性。寶馬會平衡速度與安全——新技術應用必須通過嚴苛驗證,這也是寶馬百年造車哲學的根基。
據了解,寶馬在全球已經采集超過9萬個真實的自動駕駛場景,其中10000個場景由寶馬中國研發團隊在本地采集。2018年,寶馬在慕尼黑成立了自動駕駛研發中心;2022年,寶馬投資3億歐元在捷克索科洛夫打造了“未來出行開發中心”。 寶馬還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之一的仿真實驗室,提供從初級到最終驗證階段的全場景測試,14個模擬器,11400平方米的實驗室,每日進行100次的仿真實驗。
高翔強調,如果過度渲染“完全自動駕駛”概念,容易誤導用戶,導致錯誤的決策和判斷,這正是汽車制造商希望避免的風險。
當前,車內大屏娛樂系統已存在分心隱患,若疊加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錯誤認知,將大幅增加安全風險。他說,盡管寶馬的策略可能無法滿足部分用戶對“自動化”的快速期待,但確保駕乘人員安全始終是寶馬技術應用的底線,這一方向絕不會動搖。
高翔指出,寶馬在智駕系統上始終堅持最高安全標準的嚴苛測試,確保為客戶提供最佳的安全性和品質,絕不在這些關鍵標準上妥協。寶馬已完成240萬公里全球測試,新5系上搭載的L2+系統在中國400多個城市累計測試超13萬公里,并針對中國市場完成100多次功能版本更新,進行了超過2000項本土化調試。
寶馬的目標是讓“車駕比人駕更安全”,對寶馬來說,安全與可靠絕非只是說說而已,這也是寶馬向每一位客戶做出的無聲承諾。
寶馬正開啟大規模產品攻勢。
2025上海車展寶馬集團陣容,寶馬將重點呈現兩大創新維度:
一是深度本土化的數字化座艙,寶馬將“在中國,為中國”的創新成果融入其中,在智能時代,寶馬正通過軟硬件協同打造更直觀、更安全的人機交互體驗,將智能駕駛樂趣提升至全新高度。
二是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全球首發,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不僅能實現強勁加速,更通過精準調校達成”快而穩”的駕控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寶馬正開啟大規模產品攻勢,今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0款全新車型,并在未來兩年內上新20余款BMW新車。明年,寶馬將重磅推出BMW新世代車型,不斷壯大寶馬的產品陣容。
在本土化合作方面,寶馬正加速構建開放技術生態。截至目前,寶馬已經與阿里、華為、字節跳動達成戰略合作,將頂尖科技融入汽車生態系統,為客戶切實地創造價值;在上海車展期間,寶馬還將官宣與其他頭部科技企業的合作,其AI技術也將助力寶馬完善座艙交互,優化數字化客戶體驗,賦能經銷商伙伴運營效率。
高翔說,寶馬在產品陣容、用戶體驗和創新合作方面都會有大力投入,為客戶打造更優質的產品體驗與服務,為長期成功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這也是非常典型的寶馬的風格。寶馬關注的不是短期波動,而是長期趨勢,這正是寶馬構建可持續競爭力的根基,當行業變革進入深水區,寶馬堅信,惟有體系化創新才能定義未來豪華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