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 日,國家工信部發布新版《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列為強制要求。該強制性國家標準包括多項測試內容,新增底部撞擊、快充循環后安全等測試項目,加強熱擴散等安全要求,電池預警升級。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2024 年底達 3140 萬輛,占汽車總量 8.9%。但電池安全問題頻發,2024 年碰撞起火事件超 30 起。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 2020 年的 5.4%升至 2025 年 3 月的 51.1%,標志著其從“小眾”變為“主流”。盡管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低于燃油車,但絕對數量上升等特點引發公眾擔憂。此次新國標旨在倒逼企業提高要求,解決汽車燃燒問題,行業面臨大洗牌。這是供給側改革的延續,推動新能源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攀升。文件也意味著新能源車企技術競賽進入硬核階段,迫使產業向固態電池等下一代技術躍遷。當下電車主要有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兩類,均存在燃燒問題。中科院、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正研究固態電池,其不易短路,能提高安全性。新國標執行有過渡期,新申請車型自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執行,已獲批車型有 1 年過渡期。新能源車企和電池廠家需投入更多成本,行業有望再上臺階,消費者購車選擇需更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