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山西文水的李詩宣把當地屠宰廠生產的雞腿,直接掛到網上銷售。沒承想,產品剛上線就引發了用戶的質疑。
“不少人留言問,超市里的琵琶腿九塊錢一斤,你哪里的牌子賣七塊錢還包郵,產品有沒有問題。”李詩宣回憶道,這也讓他下定決心打響文水肉制品的知名度。
文水,山西中部的一個小縣城,以黃牛、肉雞養殖聞名。常住人口不過三十七萬的小城,擁有近3500家肉牛養殖場,肉牛年出欄量過二十七萬頭。但傳統的銷售模式,讓文水肉制品的名氣僅停留在批發商、檔口之間。幾十年來,文水人始終站在離消費者最遠的一端,既疲于應付批發商賬期,又在微薄的利潤中苦撐。
直到2019年,李詩宣等人在拼多多創業,文水肉制品才有了直面消費者的機會。但李詩宣發現,沒有品牌的文水產品仍屈居幕后。“同樣一斤牛肉,隔壁平遙有國家地理標識能賣九十塊錢,文水只能賣六十塊錢。”他感慨,這也讓李詩宣第一次有了打造文水品牌的念頭,為此還申請了獨立品牌“途象”“愛妃鮮”。
當時的李詩宣僅有幾年電商經驗,在經營品牌方面完全是個門外漢。令他沒想到的是,五年后隨著自家的“途象”“愛妃鮮”相繼成為拼多多黑標店鋪,不僅帶動文水肉制品迎來銷量的爆發,產品復購率也提升了近20倍,逐漸收獲了一批忠實客群。
幾年時間,文水肉制品終于有了自己的品牌。
晉中小城的品牌之路
2022年決心做品牌時,李詩宣一開始的計劃是快速拿到拼多多黑標,然后在百億補貼打造一個大爆款。
在他的印象中,那兩年瑞幸的生椰拿鐵、元氣森林的白桃氣泡水,都是打響品牌的超級單品。在李詩宣看來,當地特色的牛肉就是打響文水品牌的大爆款。
此前,他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近十年,對百億補貼打造爆款的能力了然于胸。“所以只要黃牛肉能拿下黑標上百補,就是妥妥的大爆款。”
但令李詩宣沒想到的是,從計劃到最終拿到黑標,足足花了一年半時間。
“銷售額的要求我們早就滿足了,但是沒想到黑標對質量、服務的要求特別高,我們只能一步步優化。”李詩宣坦言。
牛頭肉,因為肉質脆嫩有嚼勁,被爆炒或燉煮后深受全國食客青睞。在貴州興義還有一道名菜牛雜燴,便是以牛頭肉為主要食材。以往文水賣給批發商的牛頭肉,會經過人工粗修+機器精修兩道褪毛工序。為了將邊角毛發剔除干凈,李詩宣首先改良了牛頭肉的工序,改機器為人工精修。“以前走線下檔口人工會再剃一次毛,現在我們直接就剃干凈了。”
工人在低溫冷庫中對牛肉加工,有效保證了牛肉的口感。(拍攝 武六紅)
文水深入山西腹地,當地牛肉發往上海、廣州,一般需要兩三天。一到夏天,如何保證牛肉的口感一直是文水人的煩惱。李詩宣的做法是,改用順豐發貨將時效縮短半天。同時,他還新增了冷鏈系統和排酸工序。牛肉經過排酸、急凍鎖鮮、冷庫儲存三道工序后,保質期延長了三十天。
“傳統熱鮮肉從屠宰到上市只能保存四個小時,經過排酸的牛肉不僅保存時間更長,而且因為分解了肉質中的乳酸,口感也更鮮嫩。”李詩宣說。
去年,他還投入七八萬元購置了塑封膜包裝機,使用了韌性更好的特制膠帶,減少了長途運輸中的貨損。
工序、冷鏈、物流全面升級后,李詩宣終于在去年8月拿到首個黑標認證。令他驚喜的是,“途象”一入選百億補貼,牛頭肉的銷售額就蹭蹭上漲了好幾成,同時吸引很多老客戶復購,復購率增長了20多倍,牛頭肉成了妥妥的大爆款。
在牛頭肉的帶動下,去年李詩宣拼多多店鋪銷售額直逼1.5億元。摸清門道后,李詩宣又馬不停蹄對琵琶腿等產品進行改良。不到半年,另一家店鋪“愛妃鮮”就拿下了第二個黑標。
這也讓李詩宣興奮不已,“文水牛肉的品牌化終于邁出了第一步。”
“億元村”的一大步
“途象”一名的靈感來自李詩宣的故鄉——大象村。
大象村是文水有名的養殖村,據傳八九成村民養牛、養雞。相比之下,隔壁保賢村的名氣更大,全村近一萬人幾乎家家養牛。2019年,保賢村還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是有名的“億元村”。
但在保賢村村民梁彪看來,“億元村”也有自己的煩惱。“大部分村民只做養殖,很占現金流,而批發商動輒兩三個月的賬期,都是隱形的風險。”
梁彪養了四千頭牛,算起來也有“千萬資產”。但他說,這“千萬資產”都投在了小牛犢和飼料上,幾乎沒有多余的現金流。
梁彪算過一筆賬,以一頭牛每天吃掉二十五塊錢飼料計,每天的飼料費用高達十萬元。“賣牛的錢還沒焐熱就要用來買小牛犢和飼料”。因此他最擔心肉價波動,一旦批發商虧損或結不到肉款,損失最終還得由自己買單。
在他的印象中,2013、2014年行情低迷,一批北京經銷商先后拿走的二三十萬元牛肉,貨款拖欠了兩三年。有個老客戶,至今還拖欠了十幾萬元的肉款。“不打算要了,也要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