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6日,淘寶應用目前已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攀升至第二位,在加拿大、英國市場位列第二,法國市場居首位。事實上,據第三方數據機構統計,淘寶目前共在16個國家應用下載榜上排名第一,在123個國家排名前十。
電商平臺的快速增長印證了中國制造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盡管面臨國際貿易環境變化,我國完整的工業體系、高效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持續優化的跨境物流網絡,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商品選擇。
(第三方數據顯示,淘寶已經在16個國家App下載榜上排名第一)
01
淘寶在多國市場人氣暴漲
美國關稅政策不斷調整,美國消費者對中國購物軟件的關注度卻不降反升。出于對物價上漲的擔憂加劇,美國消費者紛紛涌入淘寶等中國電商平臺,尋找物美價廉的商品。
大批中國廠商通過TikTok等平臺直接展示商品源頭工廠價格。以某款熱銷藍牙耳機為例,中國工廠直發價僅9.9美元,而貼牌后在美售價高達49.9美元。信息透明化瓦解了美國消費者此前的認知依賴,對比鮮明的價格差更是重塑了他們的期待標準。
“老外”們也開始連夜搜索淘寶使用攻略。在各大社交平臺上,“How to shop on TAOBAO”成了流量密碼,關于“如何繞過關稅買到平價中國貨”的討論持續升溫。大量外國網友留言稱“發現寶藏”“想不到還有這么又好又便宜的中國商品”。
流量激增不僅讓海外消費者受益,也讓中國商家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淘寶平臺數據顯示,大服飾行業、3C數碼行業部分店鋪訪問量暴漲1000%,客服系統涌入大量英語問詢。有商家在交流群里表示,“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在淘寶上能撞上這么多‘老外’。”
(有淘寶商家感嘆店鋪的“老外”顧客激增)
陳巧智是淘寶女裝店“神狼大碼”的創始人。他告訴記者,從4月12日開始,客服團隊每天都會接到十幾個“一看就不是中國人”的旺旺問詢消息:“有些一看就是用翻譯軟件翻譯的中文,有些干脆就是英語,我去看了訂單,發現這幾天店鋪的海外流量也在暴漲。”除了緊急培訓客服英語之外,有的店鋪甚至還直接掛出中英文公告:“歡迎全球人光臨我們的小店”。
02
“關稅倒逼”背后的全球供應鏈真相
這種“越打壓越火爆”的現象,見證了中國電商的靈活與韌性,也暴露出美國市場對中國制造的深度依賴。
據海關總署14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人民幣,連續8個季度超10萬億元。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浙江某外貿企業負責人稱,波士頓一個買家為了搶時間,直接給他們買好了機票,讓他們去給當地滑雪度假村定制涼亭、量尺寸。這個訂單最后全部拿下的話,大概有200萬美金。“美國中小買家,真的離不開中國工廠。”
(淘寶商家在店鋪中掛出“歡迎全地球人”的公告)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出口的產品從家電、服裝等傳統消費品,到高鐵、核電等高端裝備應有盡有,由大到強的中國制造,持續滿足著全球市場的需求。
中國電商的海外突圍,既是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市場回應,也為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有專家表示,特朗普關稅新政雖然試圖通過提高進口成本來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消費者對中國電商平臺的依賴。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不可逆轉,也展示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面對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中國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升級,鞏固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隨著數字貿易規則的不斷完善和“絲路電商”國際合作的深化,跨境電商有望成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這場“關稅與流量”的博弈,證明真正的貿易競爭已從單純的政策層面,下沉至供應鏈效率與用戶體驗的較量。當美國的年輕人熱情分享著自己在淘寶上挑選的中國制造小物件時,或許這就是經濟全球化最生動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