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玩單反別瞎拍!掌握這5個實操技巧,3天就能脫離“廢片黨”,讓相機不再吃灰。
一、模式別硬啃M檔,先吃透P/A/S檔
新手別一上來就死磕全手動(M檔),先從這3個模式入手:
- 日常抓拍用P檔:相機會自動匹配光圈快門,拍娃、掃街時專注構圖就行,效率翻倍。
- 拍人像用A檔(光圈優先):想虛化背景就調大光圈(如f/2.8),拍風景要清晰就用小光圈(f/8-f/11),效果立竿見影。
- 拍動態用S檔(快門優先):拍奔跑的寵物設1/500秒以上定格動作,拍車流用30秒長曝光拉出線軌,比M檔更容易出片。
劃重點:M檔適合復雜光影場景,入門階段先把A/S檔玩熟,再挑戰手動擋。
二、對焦別依賴“全自動”,手動選點更準
單反默認“全自動對焦”容易對錯位置,拍人像時記得:
- 按相機背面“對焦點選擇鍵”(■符號),用中心對焦點對準眼睛,半按快門鎖定后再平移構圖,避免背景干擾。
- 拍運動物體切換到“連續對焦模式”(AF-C),相機會追蹤主體,減少脫焦。
一句話總結:中心對焦+二次構圖,新手最穩的對焦法。
三、曝光三要素別死記,抓核心變量搭配
光圈、快門、ISO別背公式,記住場景化搭配:
- 晴天戶外:光圈f/8、快門1/200秒、ISO100,風景清晰銳利。
- 室內人像:光圈全開(如f/1.8)、快門不低于1/60秒(防手抖)、ISO提到800-1600,優先保快門不糊片。
- 逆光場景:按“曝光補償”(±鍵)+0.7檔提亮主體,別讓人臉黑成剪影。
關鍵原則:寧欠曝勿過曝,欠曝能拉亮,過曝的高光救不回。
四、鏡頭別貪“大而全”,先用好“狗頭”
新手別盲目買“大三元”,先做好這兩步:
- 吃透套機鏡頭(如18-55mm):覆蓋廣角到中焦,練熟不同焦段透視關系,再考慮升級。
- 第一支定焦選50mm f/1.8(小痰盂):幾百元入手,大光圈練虛化,視角接近人眼,最適合練構圖,比變焦頭更容易出質感。
避坑提醒:慎買“一鏡走天下”鏡頭(如18-200mm),畫質差、光圈小,拍夜景噪點爆炸,性價比極低。
五、后期別依賴濾鏡,先調3個基礎參數
拍完別直接發!用手機版Lightroom或醒圖簡單調3步:
1. 拉高陰影、降低高光:暗部看清細節,亮部不死白(尤其拍天空)。
2. 微調色溫:人像偏暖更溫馨,風光偏冷更通透,別搞極端色調。
3. 加少量銳化(不超過50):手機看圖更清晰,過度銳化會顯“鋸齒”。
禁忌:別碰HDR濾鏡和顆粒效果,真實質感比花里胡哨更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