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藍莓盆栽的熱度居高不下,拼多多“千億扶持”又“添柴加火”,園藝商家馮威預備的十幾萬盆藍莓,只用約50天就被“拼單”一空,“連西部偏遠地區,都賣出去幾千盆”,提前整整一個月完成銷售目標。
去年9月,拼多多在中轉集運包郵的基礎上,又主動免除西藏、甘肅、青海、寧夏等偏遠地區的物流中轉費。西進“路費”下降后,平臺不少商家放開西部地區的下單權限,馮威便是其中之一,“西部如果能做起來,那是很大一塊增量。”
4月初,拼多多加碼推出的“千億扶持”計劃不僅加大了對跨境中小商家的補貼力度,針對性幫助商家穩定生產,還為“電商西進”注入強心針,幫助更多商家積極參與國內消費大循環。平臺繼續遵循“減免、扶持”的思路,保持西進商品二段運費減免的政策不變,從“物流”層面持續釋放低成本與廣覆蓋的紅利;同時,通過“商家回饋計劃”,針對西部地區的熱點需求發放優惠券,傾斜補貼、流量等資源,激發消費潛能,拉動訂單增長。
目前,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西部地區訂單實現雙位數增長。
隨著政策影響不斷加強,西進的“商流”規模大幅拓展。在拼多多上賣了五年芍藥的張凝釗在平臺運營人員的幫助下規劃了多場促銷活動,“‘千億扶持’又釋放了一波紅利,我們抓緊時機,等到四月底芍藥上市,結合母親節平臺推流,在大西北好好賣一賣。”
“千億扶持”加碼西進行動
一路向西,一筆訂單的運費有時比商品售價還高,而且,不同于普通園藝花卉的常規包裝,藍莓盆栽需要異形包裝,以減少碰撞掉果,向西供應的難度也較其他農產品更大。
“這段時間我們借鑒過往的經驗和平臺小二的建議,已經把包裝的門道摸得很透,發貨時效、履約體驗也經受住了實際運輸的考驗。”得知“千億扶持”計劃正全力“托舉”商家拓展西部市場后,馮威推廣藍莓盆栽的信心更足了。
過去50多天,他店鋪里有數千盆藍莓盆栽,跨越幾千公里進入寧夏、內蒙古等地的西部家庭,最遠甚至被送上了青藏高原。西部訂單的快速增長讓他有些意外,“把藍莓當成盆栽自己種,爭當‘工位園丁’。
“去年中轉費減免新政落地至今,我們發往偏遠六省的訂單增長了約30%。”在拼多多擁有30多家店鋪的水果商家李庚旭表示,木瓜、椰子等貨架期長、耐運輸的南方水果在西部市場表現很好,“‘南果西運’填補了當地線下供應的空缺,還有很大的‘商機’值得挖掘”。
為進一步助力優質商家開拓西部市場,作為“千億扶持”的關鍵舉措之一,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近期上線“商家回饋計劃”,圍繞西部消費的熱點需求,報名參加百補特定營銷活動的商家,平臺將發放優惠券,拉動訂單增長。
“拼多多是我們最主要的線上銷售渠道,在西進政策的助力下,店鋪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偏遠地區也開始‘漲粉’了。” 李成在拼多多上銷售二次元服裝四五年,從研發設計到服裝制造,都親力親為。
廣闊的西部也吸引著張凝釗。為了擴展芍藥的銷售半徑,他關注到了近年來消費強勁增長的中西部地區。“一盆花向西走上至少2000多公里,但我們只要負責頭程的運費,還能享受各種銷售補貼。”張凝釗認為,“這是一筆好生意。”
降本增效助力西部挖潛
還在新手保護期的馮威恰巧趕上政策扶持的好時候,店鋪保證金從1000元降至500元,“商家開店成本更低,不僅降低了線上銷售門檻,也有更多錢投入產品和運營”。
此前店鋪開張,他拍下藍莓盆栽各個角度的照片,有單株盆栽特寫、種植環境拍攝、種苗大小比對等,一股腦全展示在商品詳情頁。線下經營鮮花園藝生意十多年,馮威對經營線上店鋪沒有太多經驗。
其間,平臺“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簡稱“商保會”)相關人員就前期“百億減免”等舉措聽取各類目商家代表建議時一并給馮威支了個招,“他建議我添加成品果的照片和顏色、口感介紹,讓消費者知道盆栽收獲的情況”。細微的商詳優化很快產生效果,店鋪的用戶進店轉化百分比沒兩天就增長了幾個點。
馮威也給“商保會”提出了自己建議,“目前售后壓力不大,但怎么打造更多像藍莓盆栽這樣的產品,怎么打造店鋪品牌,需要平臺給予更多幫助。”
“千億扶持”落地后,運營人員指導馮威參加了幾場官方補貼活動,以促進訂單增長。“一場活動平臺大概補貼5000單,一般3小時就售出1000單。活動力度大時,2小時就能賣掉1000單。”馮威現在對這類活動非常熱衷,只要符合條件就積極參與。
近期,“千億扶持”還推出“多多好特產”專項行動,深入各大農特產區,幫扶全國“土特產”觸網大循環,提升土特產的品牌知名度與溢價能力、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同時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而進入西部和從西部走出的土特產都將是“多多好特產”重點幫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