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定位家庭的中大型SUV,理想L6自上市以來銷量一路高歌,迅速成為理想汽車旗下的又一爆款。然而,在消費者追捧的背后,它的續航表現是否真的如宣傳般完美?經過一段時間實測,我發現它的優勢與短板同樣明顯。
銷量火爆,但續航仍是痛點
理想L6延續了品牌“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賣點,精準切中了家庭用戶的需求,再加上相對親民的價格,銷量攀升并不意外。然而,當我實際駕駛它進行長途測試時,純電續航的表現卻讓人有些失望。
官方標稱CLTC純電續航212公里,但在城市、高速綜合路況下(空調開啟、正常載重),實際續航僅在150-170公里左右,高速占比越高,掉電越快。如果家里沒有私人充電樁,頻繁充電的麻煩會逐漸消磨耐心。
增程模式下的油耗表現尚可,百公里約6.5-7L,但相比同價位插混車型(如比亞迪唐),它的燃油經濟性并不占優。對于長途出行較多的人來說,加油頻率可能比預期更高。
舒適性優秀,但操控偏軟
這款車的座椅舒適度、隔音表現以及底盤濾震都達到了同級優秀水準,尤其是后排空間和座椅柔軟度,確實能讓家人滿意。然而,它的懸掛調校偏軟,高速過彎時側傾明顯,方向盤虛位略大,駕駛樂趣較為有限。
如果你追求的是“司機友好型”SUV,那L6的舒適取向沒問題;但若喜歡稍帶運動感的駕駛體驗,可能會覺得它過于“慵懶”。
智能座艙領先,但輔助駕駛仍有進步空間
理想的車機系統一直處于行業第一梯隊,L6的雙15.7英寸大屏、HUD顯示以及語音交互的流暢度都無可挑剔。然而,它的NOA(導航輔助駕駛)在復雜路況下的表現還不夠穩定,比如面對突然加塞的車輛或施工路段時,系統偶爾會顯得猶豫,需要人工介入。
相比之下,問界M7和小鵬XNGP在應對復雜場景時更從容。如果高階智駕是你的核心需求,L6目前的表現只能算中規中矩。
總結:適合誰?不適合誰?
適合的用戶:
家庭用戶,追求大空間和舒適性
日常通勤距離較短,且有家用充電條件
對智能座艙體驗要求高,但對極致續航無硬性需求
可能需要謹慎考慮的用戶:
頻繁跑長途,且充電不便
偏好駕駛操控感
對純電續航有較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