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專用汽車行業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后,終于迎來了企穩回升的契機。據最新數據顯示,盡管全年銷量31.54萬輛尚未恢復至昔日輝煌,但這一數字背后卻隱藏著行業發展的新動向。
回顧過去五年,中國專用汽車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自2021年的歷史峰值后,行業迅速步入低谷,2022年銷量更是同比暴跌38.18%,市場容量大幅縮減至30萬輛左右。然而,在經歷了兩年的艱難調整后,2024年行業終于顯現出復蘇的跡象。
新能源專用車成為了行業增長的新引擎。2024年,新能源專用車銷量突破4.24萬輛,市場滲透率首次超過10%,與“十四五”規劃初期相比,實現了7.3倍的驚人增長。這一增長背后,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化、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應用場景來看,市政環衛、冷鏈運輸和工程建筑是新能源專用車的主要市場,合計占據了92.5%的市場份額。其中,冷鏈運輸領域的新能源滲透率高達33.51%,位居各細分領域之首,這主要得益于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和醫療冷鏈運輸的剛性需求。
在全球化戰略方面,中國專用汽車企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2024年,專用車出口量和出口額均實現了大幅增長,分別同比增長44.6%和28.66%。這一成績不僅得益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升溫,也與中國專用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先發優勢密切相關。
作為行業龍頭,中集車輛的表現尤為亮眼。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中集車輛公布了其穩健的經營態勢和高質量發展成果。年報數據顯示,中集車輛實現營收210億元人民幣,經營性凈利潤13.5億元人民幣,毛利率達16.3%,在手現金儲備58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提升22.4%。
在業務布局上,中集車輛重塑了全球半掛車、EV·DTB上裝和純電動頭掛列車的三大業務。憑借強大的制造體系革新能力和全球化運營體系,中集車輛在全球半掛車市場連續十二年蟬聯銷量第一。
面對行業內卷化困境,中集車輛通過“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實現了破局。通過深度挖掘全價值鏈的各個環節的價值,中集車輛推動了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的價值流閉環,實現了產能利用率的提升和生產效率的顯著提高。同時,中集車輛還通過制定企業標準、拓展全球市場、提升供應鏈韌性等措施,實現了高端市場的突圍和全球化運營的深化。
在新能源領域,中集車輛深化“好馬配好鞍”的商業模式,加速向“新能源重卡底盤企業首選的上裝委托加裝連鎖企業”轉型。通過推出年度迭代車型、構建高效標準化流程等措施,中集車輛在EV·DTB業務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成功實現營收增長和毛利提升。
中集車輛還在純電動頭掛列車領域取得了技術突破。依托純電動頭掛列車技術平臺,中集車輛積極探索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之路。其研發的J-RT1.0攪拌車已在西安實現批量運營,能耗顯著降低,頭掛協同控制技術也為后續的智能化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中國專用汽車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全球化運營體系的構建以及技術創新的推動,將共同助力專用汽車行業實現從“專用工具”向“智能運力”的躍遷。而中集車輛等領軍企業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推動行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