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還有可能再漲起來嗎?
我覺得大概是不可能了。房價最貴的時候,年輕人二十五六歲剛出社會就要買房,結婚,自己拿不出錢來,父母把家里的積蓄拿出來支付首付或者房款,而現在房地產市場飽和度已經很高了。房子畢竟是一種高消費產品,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能換。而且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壓力本來就很大,生活已經很困難,再談買房子基本上也很不現實。現實的問題是,你現在住的小區正在逐漸老化,建筑使用壽命是70年,但實際上很多配套設施比如電梯,水電,消防,通信等由于使用頻率過高,正在趨近損壞和更換的階段,于是會形成一種雞肋的局面,那就是房子是你的,賣不掉,租不起價,又不好住。而換新又沒錢,這時候住在高層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
有人一開始就沒買房,一直選擇租房。租房有人說沒有歸屬感,每次搬家都很累。但是租房也有好處,一是能自由更換,如果工作不夠穩定,換了工作就要換住的地方,其實租房也挺好。二是沒有束縛,你覺得這個地方不好住,你就換。三是開銷不大,相對于買房而言,租房的費用是要低很多的,而有空閑的資金你就能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關于房價到底還會不會上漲,一種觀點是覺得現在房地產正在去存量,穩定市場,未來還是有可能漲價的,只是會走向兩極分化的道路,再新建的樓盤將會定位于富人居住,其價格不是一般人能接受。而我們現在住的高層住宅將會趨向于變成貧民窟的模式。另外一種觀點表示,租房是未來的趨勢,可是有一個問題不言而喻,租房能不能上學?這里其實牽涉到一個話題,就是現在的出生率正在降低,如果未來持續下去,很多學校都得關停,雖然國家一再鼓勵生育,但實際上作用并不大。如果租房不能解決上學問題,那還是得買房,市中心的好學校,周邊的房子不會便宜,小縣城的樓盤,房子你隨便挑,但是學校也不怎么樣。還是兩極分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消費觀,租房也好,買房也罷,都是在做選擇,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有人希望有歸屬感,有人喜歡自由自在,有人討厭搬來搬去,有人背不起每月的房貸。人生不就是一次次的選擇,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就在哪里奮斗,在哪里落地,政策是變化的,但是你的實力擺在那里,買不起的始終買不起,不勉強自己,不愿意的始終不愿意,別改變自己。自己選的路,就自己走下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