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油電平價”加速落地的當下,誰能以更低成本造出更強動力系統,誰就能搶占市場先機。
近日,記者走訪中德合資企業聯合汽車電子,得知其自主研發的SMG210/220電驅平臺已批量應用于多家車企旗下多款熱門車型,累計出貨量突破270萬套,未來5年產能預計達400萬套。亮眼的市場表現疊加“高性能”與“低成本”兩大關鍵標簽,推動這項研發成果斬獲上汽集團技術創新二等獎。
在“既要、又要”中實現突破
“不僅電機功率密度要求高、效率要求高,還要把成本做得更低,團隊的服務響應速度也要更快。”210/220電機平臺項目負責人陳毅(化名)感嘆,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卷”,最容易感知到,并且體會最深的,就是作為供應商的他們。
面對中國本土供應商的“圍剿”,不少零部件跨國巨頭就是在這樣“既要、又要、還要”的需求中敗下陣來。此時,聯合電子強大的本土化研發團隊成為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王牌”。
“這就是平臺上的最新一款電機,由我們本土團隊自主研發,采用了全新的X-pin繞組技術。”工程師指著一臺圓筒形狀的電機介紹道。記者看到,電機中的銅線以“X”的姿態層層疊疊又井然有序地矗立著。
據工程師介紹,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機都采用I-pin設計和Hair-pin設計,露在電機繞組端部的銅線普遍較長,由于其工藝限制,很難進一步優化。因此,各個電機廠商的產品在功率密度和成本方面表現基本相同。“由于露在端部的繞組是不做功的,僅起到橋接作用,于是我們就想,是否可以通過特殊的工藝手段扭轉銅線,讓它們排布得更緊密,繞組端部更短?這樣不僅能夠節省原材料,還能進一步提升效率,X形狀的設計由此而來。”
正是這樣的技術創新,讓電機同時做到了高性能與低成本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最終,以某款220平臺電機為例,每臺電機漆包線用量減少0.37千克。同時,端部高度減少了近17mm,大大提高了功率密度和效率。
“這相當于在相同體積下,動力更強、能耗更低,還更便宜。”平臺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技術已申請6項發明專利和11項實用新型專利,涵蓋從設計到生產全流程。
不僅如此,聯合電子通過優化設計,大幅提升NVH性能:實測顯示,平臺整體噪音降低20分貝,達到高端車型的NVH水平。
本土團隊的韌勁和速度
從I到X,看起來只是形狀發生變化,但為工藝生產帶來了極大的難度。記者仔細觀察后發現,電機端部的銅線幾乎沒有多余部分,留出用于焊接的空間僅有1厘米大小。如何無損地抓取銅線,擰到對應位置,并牢牢地焊接在一起,考驗著團隊中的每一個人。
“為了解決這個工藝難題,我們花了整整半年時間,那時經常駐扎在太倉工廠。”如今,回想起來,他們依舊記得2023年第一批X-pin電機量產下線時激動的心情。“縱觀整個市場,目前能穩定地大批量生產X-pin電機的企業,只有我們聯合電子。”
“從I到X”設計變化的背后,體現的是本土化電機團隊最底層的研發與創新能力。從400V中壓電機到800V高壓電機,從水冷到油冷,從低轉速到高轉速,目前210/220平臺基本實現了全功率段的覆蓋。“最初,我們從德方股東博世引入電機技術,但市場變化太快,本土團隊不能只是等待,必須主動出擊。唯有主動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210/220電機平臺的迭代升級,依然在持續。“要把電機做得更小、更輕、效率更高,我們已經在嘗試新的點子了。”陳毅說著,轉身又投入工作。
在“卷價格”更要“卷技術”的新能源汽車下半場,聯合電子將以更硬核的技術組合拳和高性價比優勢,征戰風云變幻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向著更高的山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