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圈內掀起了一股關于固態電池的熱議。智己L6光年版憑借其所搭載的“光年固態電池”,一舉將純電續航里程提升至1002km,這一數據已經成功錄入工信部目錄,引發廣泛關注。
智己L6光年版的這一舉動,無疑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震撼。然而,對于固態電池這一概念,業內人士早已屢見不鮮。盡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固態電池即將量產的消息,但真正落地的卻寥寥無幾。那么,固態電池能否真正上車、量產并大賣呢?這成為了當下熱議的話題。
首先,從續航角度來看,智己L6光年版的1002km續航是在CLTC工況下的理想狀態。在實際使用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冬季開暖風、夏季空調滿載、高速巡航等,真實續航或許會有所折扣。但即便如此,若能接近或達到800km的實際續航,也足以令人稱贊。
固態電池之所以備受矚目,主要得益于其三大誘人之處: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提升以及快速充電能力。然而,盡管固態電池擁有諸多優勢,但至今仍未實現大規模量產,這主要歸咎于材料技術復雜、生產工藝難度大以及成本高昂等難題。
業內知名人士、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表示,固態電池的成熟度約為40%,預計要到2027年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因此,智己L6光年版的這次嘗試,更多被視為一次技術試水和營銷操作,真正的技術突破仍需時日。
在用戶體驗方面,智己L6光年版的外觀獲得了廣泛好評,被多位試駕用戶稱贊為驚艷、回頭率高。然而,在內飾操作方面,部分用戶反映中控全觸控操作不太習慣,尋找空調按鈕等常用功能時存在不便。雖然IM OS語音識別系統能夠理解四川話等方言,但有時會出現響應慢、卡頓等問題。
在橫向對比中,智己L6光年版與特斯拉Model 3、極氪007以及蔚來ET7等車型展開了競爭。從指導價來看,智己L6光年版的售價為34.59萬元,略高于特斯拉Model 3和極氪007,但略低于蔚來ET7。在續航方面,智己L6光年版的CLTC續航高達1002km,領先于其他車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蔚來ET7也采用了半固態電池技術,其續航同樣達到了1000+km。
對于固態電池的未來,業內存在不同的聲音。支持派認為固態電池是未來趨勢,智己敢于率先嘗試是勇氣和技術的體現。而質疑派則指出,部分車企在宣傳時將半固態電池稱為固態電池,容易誤導消費者。對此,筆者認為,技術創新值得鼓勵,但車企在宣傳時應更加透明、準確,避免“偷換概念”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