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車市場似乎陷入了一種“內卷”怪圈,滿大街的純電動汽車,卻不約而同采用貫穿式頭、尾燈和流線型設計,車內則是各種屏幕、配置堆砌,俗稱“彩電冰箱大沙發”。這種“千車一面”的景象讓我深感乏味。
所以,當星紀元ES和小米SU7上市的時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接下來,如何兩款車之間做出選擇,又讓我陷入新的糾結。直到這次試駕兩款車之后,我才意識到,能讓你分泌多巴胺的車才是真正的好車。

視覺沖擊:至美當紅的藝術品
其實一輛車,只要能帶給駕乘的人特別強烈的情緒價值,就是一種成功。有些車能帶來刺激感,有些車能帶來愉悅感,有些車能帶來松弛感,有些車能帶來安心感。當我第一次見到星紀元ES,隱藏內心深處的荷爾蒙在一瞬間被徹底激發。

尤其令人驚喜的是星紀元ES推出的全新“晨曦紅”配色,這款顏色不僅視覺效果優越,細膩的金屬質感和高反射率令人印象深刻。其車漆采用9層涂層工藝,結合納米陶瓷清漆和獨特的靶向金屬涂層,保證了漆面的耐用性與光澤度。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車漆在陽光下呈現出獨特的流動感,說是一件流動的“藝術品”也不為過。
相比之下,小米SU7則在設計上過于濃重的“借鑒“痕跡,在原創設計上稍顯功力不足,雖然確實也能讓人眼前一亮,但談不上驚艷,也正是因為如此,它無法像星紀元ES那樣給人“一見傾心”的震撼。
觸覺體驗:全方位的安心感
與諸多主打運動操控的純電動汽車不一樣的是,星紀元ES在觸覺上營造出前所未有的舒適感,質感完全不輸豪華BBA同價位的車型。尤其是在內飾設計和用料上,展現出極高的誠意。NAPPA真皮打造的“星云座椅”具備通風、加熱和多點按摩功能,觸感柔軟而支撐力十足。中控區域更是搭載了Lion AI大模型賦能的“星河AI智慧座艙”,支持多音區識別、AI聲音復刻,以及無麥K歌等功能,滿足當今年輕人對智能座艙的苛刻體驗。

而小米SU7則更傾向于實用性,座椅填充較硬,雖能滿足長途駕駛的基本需求,但在細節上的考量略顯不足,缺乏星紀元ES帶來的那種“被呵護”的感覺。
聽覺與駕控:靜謐與極致的操控樂趣
再回到開頭說的“多巴胺”車型,換句話說,這種車型可以是設計上極具美感和特點,也可以是駕控上讓人血脈僨張,還可以是智能和技術上讓人亢奮。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當你開過星紀元ES之后,它都不會讓你失望。而這一切的背后,就是它不惜成本的研發與投入。星紀元ES的百萬級云臺智能底盤系統,讓駕駛成為一種享受。3.7秒破百的強勁動力結合高性能6活塞賽車級卡鉗,帶來極佳的加速與制動體驗。同時,IAS智能空氣懸架能實時調整懸架高度,配合CDC電磁減振系統,兼顧舒適與操控。NVH表現上,星紀元ES通過高剛性靜音玻璃、三層密封系統和66處吸音材料,將風噪、電機噪音控制在極低水平,讓車內始終保持寧靜。這種體驗在擁擠的城市道路或高速行駛時尤為可貴。

實際體驗中,小米SU7的動力和操控性能上也有著不錯的表現,但在靜謐性和舒適性的感受上,確實與星紀元ES有著一定距離。事實上,小米SU7全系沒有座椅按摩功能,也沒有靜謐性更好的雙層玻璃,單從配置便可見一斑。

一輛好車,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情感的延續。星紀元ES用強大的產品力,打破了當下市場的同質化“內卷”,真正展現了什么叫“分泌多巴胺的車”。 無論是視覺的震撼、觸覺的舒適,還是聽覺上的靜謐性表現,星紀元ES都以其綜合實力讓我感受到由內而外的愉悅感,讓每一次駕駛都成為放松身心的享受。
不同的定位決定了不同車型的受眾群體,小米SU7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離不開對目標人群需求的精準把握。但對于追求質感與情緒價值的我來說,星紀元ES無疑是更稱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