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近日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了他重返母校武漢大學,參與雷軍班主題班會的經歷。在這次活動中,雷軍不僅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還慷慨地分享了自己近年來在創業路上的心得與感悟,特別是在小米汽車領域的探索歷程。
雷軍首先提及了自己在造車領域的深耕細作。他透露,過去四年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小米汽車的研發與生產之中,并自豪地分享了小米SU7取得的輝煌成績。盡管去年小米汽車初面世時遭遇了外界的諸多質疑,但雷軍表示,小米團隊憑借堅韌不拔的努力,迅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從發布到交車的短短時間內,小米汽車實現了從7000輛到月交付超2萬輛的飛躍,九個月內累計交付13.7萬輛,創造了行業內的奇跡。
雷軍進一步指出,小米汽車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團隊不斷反思與總結的結果。在小米內部,有著深厚的復盤文化,他們善于從每一次成功或失敗中汲取經驗,明確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雷軍強調,無論是造車還是其他任何事情,都需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做對了什么”和“做錯了什么”,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優化與改進。
回顧小米汽車的起點,雷軍坦言,作為一個汽車行業的后來者,小米從一開始就設定了極高的目標——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品牌。他解釋說,這樣的目標需要巨大的勇氣,但正是這樣的勇氣,激發了小米團隊不斷追求卓越的動力。在造車過程中,小米始終堅持以保時捷和特斯拉為標桿,力求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達到行業頂尖水平。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雷軍透露,小米在產品制造和研發階段,始終堅持“唯一、第一、最”的產品方法論。他們要求每一項工作都要追求世界第一、世界唯一、世界最好,這種極致的追求,使得小米汽車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雷軍還分享了自己對于目標設定的看法。他認為,只有設定高目標,才能激發團隊的努力和熱情,被目標所牽引。他鼓勵同學們要志存高遠,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他也強調,高目標并不意味著盲目樂觀,而是要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將目標逐步分解為可實現的小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最后,雷軍分享了自己對于做好一件事情的關鍵——熱愛。他強調,無論是造車還是其他領域,只有真正懂行、熱愛這個行業,才能做出優秀的產品。他透露,自己為了更好地理解汽車行業,不僅學習了賽車駕照,還親自試駕了170多輛車。他鼓勵同學們要將自己的興趣與所學專業相結合,用熱愛去驅動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雷軍的故事和感悟,不僅為在場的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創業經驗,也激勵著更多年輕人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用實際行動去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